安徽省合肥市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时间:
- 2021-08-26 11:54:34
- 作者:
- 纪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安徽教师资格证
1.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最合适的语言描述是( )。
A.“请注意不要错拿别人的毛巾”
B.“拿别人的毛巾小朋友会不高兴的”
C.“请拿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小标志”
D.“乱拿别人的毛巾老师会批评的”
2.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并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种活动主要是指(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幼儿的游戏活动
C.幼儿的自选活动
D.幼儿主动积极的活动
3.教师运用口头问答的形式,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育方式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解法
D.游戏法
4.教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介入幼儿的游戏?( )
A.幼儿进入角色游戏
B.幼儿出现偏离游戏预设角色的想象
C.有小朋友争着要担当某一角色
D.游戏即将结束时
5.当角色游戏结束时,教师不合适的语言提醒是( )。
A.“现在时间到了,该下班了”
B.“没看好病的病人请明天再来吧”
C.“时间到了,游戏结束,老师要收玩具了”
D.“请还没有卖完东西的售货员明天再来”
6.能帮助幼儿理解图形、数量,并获得对称、厚薄、宽窄、上下等概念的创造性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体育游戏
7.幼儿根据《拔萝卜》《三只蝴蝶》《小兔子乖乖》《彼得与狼》等故事或童话开展的角色扮演游戏,被称为(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8.幼儿智力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原则不包括( )。
A.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智力游戏
B.帮住幼儿建构规则意识
C.培养幼儿的游戏策略意识
D.教给幼儿游戏的策略
9.下列游戏的指导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角色游戏指导时,教师可以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B.结构游戏指导时,教师应该手把手地教
C.表演游戏指导时,应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
D.规则游戏指导时,教师应该详细介绍游戏及规则
10.新人园的幼儿有时会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对此,不合适的回答是( )。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妈妈一下班就会来接你
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
11.为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将正确洗手的流程图贴在洗手池的上方。这是运用了( )。
A.成果欣赏法
B.谈话讨论法
C.评价激励法
D.图示观察法
12.幼儿园教师经常运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形象的动作描述等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这些方法属于( )。
A.语言激励法
B.材料吸引法
C.表演法
D.暗示法
13.阳阳能画圆圆的西瓜和气球,并能沿着边线平滑地剪下来。由此判断该幼儿的手部动作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水平?(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4.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幼儿( )。
A.身体平衡能力
B.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C.身体的力量
D.身体的耐力
15.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合作中进行的。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自律
B.模仿
C.体验
D.同化
16.游戏时,教师要求幼儿按要求拿出几个球。这属于幼儿数数活动中的( )。
A.口头数数
B.按物点数
C.按数取物
D.说出总数
17.大班幼儿在“有趣的静电现象”科学活动中,最终获得的探究结果是( )。
A.感知摩擦可以生电的现象
B.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
C.静电现象的概念
D.掌握摩擦生电的技巧
18.菲菲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用很长的波浪线画小草,王老师认为她画得不像,教她用三根小短线形成的三叉作为小草,这更像现实生活中的小草。王老师的做法( )。
A.教会了菲菲正确画小草的方法
B.尊重了菲菲自己的想法
C.矫正了菲菲对小草的错误感知
D.过于强调画画技能,损害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19.“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是哪个年龄阶段幼儿在“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方面的具体目标?( )
A.3~4岁
B.4~5岁
C.5~6岁
D.3~6岁
2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这体现了( )的要求。
A.评价取向多元化
B.评价情境自然化
C.评价类型多样化
D.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
22.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 )
23.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 )
24.开始用线条和简单的图形组合来表征自己所感知过的事物说明幼儿处于涂鸦期。( )
25.幼儿并不认识文字,但能根据图画书中的画面形象理解它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是幼儿对艺术美的解读。 ( )
2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四个目标用了三个“喜欢”,这主要是为了强调幼儿自我表现力的培养很重要。 ( )
27.“在三个物体相比较的情况下,幼儿能说出物体B小于物体A但大于物体C”这一教学内容适合的年龄班是中班。 ( )
28.在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动物的保护色”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掌握的关键经验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
29.幼儿园教师经常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语言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 )
30.亮亮在玩搭小房子,贝贝在玩小汽车,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到明明在他们周围跑来跑去地玩小飞机,因此这些小朋友进行的游戏属于独自游戏。 (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31.积木区是让幼儿操作积木的活动区。在这里,幼儿能利用积木自由地进行建构和组合。积木区的区域设置目标是( )。
A.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B.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C.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D.发展幼儿的美感
32.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激发了创造性的萌生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是( )。
A.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
B.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
C.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D.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3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幼儿习惯的养成有许多方法可以采用,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现代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
A.行为练习法
B.情景教育法
C.讲授法
D.实践锻炼法
34.幼儿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饮食营养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发育,对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也非常重要。因此幼儿合理膳食的标准是( )。
A.多样性
B.充分性
C.平衡性
D.适度性
35.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具有( )功能。
A.对幼儿的口语发展有特殊作用
B.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D.增强幼儿手指力度与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36.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有效提问方法有( )。
A.启发式提问
B.发散式提问
C.封闭式提问
D.激趣式提问
37.早期阅读活动利用图书、绘画为幼儿创设一个书面语言环境,使幼儿有机会接触书面语言,了解语言的基本文化内涵。因此,幼儿早期阅读的重点是( )。
A.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B.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
C.培养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
D.丰富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经验
38.幼儿园课程组织是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组织幼儿园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整体性原则
B.生活化原则
C.活动化原则
D.主体性原则
39.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小学方面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其中,幼小衔接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A.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期
B.进行某些方法强化训练
C.幼儿园、小学、家庭通力协作
D.避免“小学化倾向”
4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其中“感受与欣赏”包含的目标是( )。
A.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B.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C.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D.喜欢欣赏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作品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0分)
41.材料:
今天是中一班“美美餐厅”开张营业的第一天,来就餐的人很多。小宝忙着上菜(小朋友剪的蔬菜纸片),贝贝忙着给客人拿餐具,招待几位客人后,菜没了。小宝跑来向教师求助:“老师,菜没了。”教师随手拿起一小盒雪花片说:“这不还有嘛!”小宝和贝贝就用这些“蔬菜”去招待客人了。过了一会儿,小宝又说:“菜没了。”贝贝听到后,看了看刚才放雪花片的盒子,说:“嗯,真是没菜了!”接着他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对小宝说:“有了!我去买菜去。”只见他跑向玩具架,又端了一盒雪花片回来,边跑边兴奋地说:“菜买回来了!菜买回来了!”于是,小宝又开始给客人上菜,贝贝则继续给没有餐具的客人分餐具。分到最后,餐具也没有了,贝贝对没有餐具的两位客人说:“餐具没有了,你们用手拿着吃吧。”客人当当说:“啊?用手拿着吃有细菌啊!”另一位客人瓜瓜则伸出两个手指头说:“这样吃!”只见他把手指当成筷子,夹起一片雪花片“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当当看到后,也连忙伸出手指,夹起一片雪花片吃起来,边吃边和瓜瓜咯咯地笑。
请你阅读上述观察实录,结合游戏理论,分析观察实录中幼儿贝贝和瓜瓜的行为表现,并给出教师的回应策略。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20分)
42.对于幼儿来说,敢于探究和尝试是需要培养的学习品质之一。请以“各种各样的筷子”为主题,设计一个中班科学教育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小班幼儿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让幼儿自己拿绣有自己名字的毛巾的做法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
2.【答案】D。解析: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这种活动主要指主动积极的活动。
3.【答案】A。解析:谈话法是教师通过E1头问答的形式,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育方法。谈话由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回答问题组成,也可由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回答。
4.【答案】C。解析:教师应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介入幼儿游戏:①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②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③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④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巧方面发生困难时。
5.【答案】C。解析:游戏结束时,教师的语言提醒也是一种介入。教师应以适合游戏角色的语言来进行介入提醒。
6.【答案】B。解析: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结构游戏使幼儿通过手的操作活动了解各种结构材料的性质,增强其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获得对称、平衡、高度、长度、厚薄、宽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认识,学习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技能。
7.【答案】D。解析: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8.【答案】D。解析:幼儿智力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原则:①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智力游戏;②教会幼儿玩法,帮住幼儿建构规则意识;③培养幼儿的游戏策略意识,使每一幼儿在参与游戏中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教给幼儿游戏的策略。
9.【答案】B。解析:结构游戏是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必须直接动手操作,才能构造出一定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对周围生活的认知,而不应该是教师手把手地教,这样不仅剥夺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扼杀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10.【答案】B。解析:刚入园的孩子常会一次又一次地询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常常因不耐烦或为了督促幼儿完成某事而承诺:“你吃完饭就来了,你睡醒就来了。”一旦孩子发现教师的诺言落空,就会更加失望,这不利于孩子与教师建立信任和依赖关系。因此,新人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环境产生焦虑时,老师应先是以共情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理解、包容幼儿,再告诉幼儿妈妈来接的真实时间,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如实地告诉幼儿。
11.【答案】D。解析:图示观察法是以简清、形象、连续的图示替代传统的示范、讲解等指导方式,引导幼儿在反复观察一思考一尝试的过程中,完成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方法。
12.【答案】A。解析:语言激励法是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的方法。
13.【答案】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部分的“目标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指出,5~6岁幼儿“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14.【答案】B。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部分的“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的教育建议指出,“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15.【答案】A。解析: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同伴间的游戏、社区环境文化、大众传媒等都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途径。幼儿会以模仿、同化、强化、体验的方式进行着社会学习。
16.【答案】C。解析:按数取物是指教师出示数字或口头说出数词,要求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这种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数,从抽象的数到具体实物的双向活动,能使幼儿在数字与实物数量之间建立起正确的对应关系。
17.【答案】A。解析:B、C、D三项作为科学活动最终获得的探究结果的话,对于小、中、大班来说,需要一定的推理、判断等能力,不符合其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因此,不可作为该活动的最终的探究结果。
18.【答案】D。
19.【答案】B。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部分的“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指出,4~5岁幼儿“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0.【答案】C。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广泛和复杂的内容,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灵活选择、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这体现了评价类型多样化的要求。
二、判断题
21.【答案】×。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部分指出,“《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
22.【答案】×。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六条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当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23.【答案】√。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24.【答案】×。解析:涂鸦期阶段幼儿的绘画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不讲究造型、色彩和构图;处于象征期阶段的幼儿开始用线条和简单的图形组合来表征自己所感知过的事物。
25.【答案】√。解析:虽然幼儿还不认识文字,但图画书中的图画对阅读有着提示作用,他们非常喜欢用已有的经验去一起感受画面的视觉美感,用自己的理解去欣赏去阅读。
26.【答案】×。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四个目标中的三个用了“喜欢”这个词,说明了艺术教育重在幼儿艺术兴趣的培养。
27.【答案】×。解析:大班幼儿要求能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5~6岁的幼儿已经开始理解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的相对性,如在三个物体相比较的情况下,幼儿能说出物体B小于物体A,但大于物体C。
28.【答案】√。
29.【答案】×。解析: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动作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体育活动中正确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幼儿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
30.【答案】√。解析:独自游戏是指儿童独自玩耍,尚没有玩伴意识的一种游戏情形。处于独自游戏阶段的幼儿在交谈距离之内的伙伴旁边玩与伙伴不同的玩具,专注地玩着自己的游戏,不和伙伴交谈。平行游戏是一种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幼儿玩着和附近幼儿相同或相近的玩具,能意识到附近幼儿的存在,甚至会模仿附近幼儿,但彼此都无意影响或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之中。题干中的小朋友进行的游戏属于独自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
31.【答案】ABC。解析:积木区是让幼儿操作积木的活动区,在这里,幼儿能利用积木自由地进行建构和组合。区域设置目标:①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②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③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32.【答案】ABCD。解析: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激发了创造性的萌生和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②游戏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③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④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33.【答案】ABD。
34.【答案】ABCD。解析:幼儿合理膳食的标准:①多样性,每天所选择的食物都有所不同;②平衡性,注重食物种类的平衡,不要因为追求某种营养素而忽略了其它;③充分性,所提供的食物应具备提供充足的营养素,尽可能接近参考摄入量的标准;④适度性,食物中没有过多的脂肪、盐、糖,避免其他食品添加剂或色素等不需要的成分,对于有益的食物同样需要适度限制。
35.【答案】ABC。解析:角色游戏的功能:①角色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②角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力;③角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④角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36.【答案】ABD。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提问方式主要有启发式提问、发散式提问、层叠式提问、假设式提问、推理式提问、递进式提问、总结式提问、激趣式提问。
37.【答案】BCD。解析:早期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丰富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经验。
38.【答案】ABCD。解析: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化原则、游戏性原则、家园一致性原则等。
39.【答案】ACD。解析: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①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期;②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③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④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小衔接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小学的适应性,要避免某些方法的强化训练。
40.【答案】A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的目标: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目标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四、案例分析题
41.【参考答案】
(1)在观察实录中,小宝在没有“菜”的情况下向老师求助,而面对再次没有“菜”的情况,贝贝则通过观察与思考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贝贝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贝贝通过小宝向老师求助,老师给了一盒雪花片的事情得到启发,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菜没了要去买菜),自己到玩具架上“买”回了“菜”(雪花片)。当当和瓜瓜在被告知没有餐具需要用手吃时,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当当的反应是用手吃不符合平时的生活经验,结果不知所措,而瓜瓜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吃饭用筷子),通过想象(把自己的手指当成筷子)完美地解决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游戏可以顺利进行。
(2)作为教师,不仅要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还要保证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此次观察实录中,小宝第一次求助时,教师随手拿起一小盒雪花片说:“这不还有嘛!”显然教师只是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而没有引导小宝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导致第二次没菜的时候小宝还是没有办法。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最好能通过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幼儿思考。例如,可以问“平时家里没菜了会怎么办?”“那我们做游戏要去哪里买菜?
哪些玩具像菜?”等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在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幼儿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总结游戏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小朋友们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五、活动设计题
42.【参考设计】
活动名称:各种各样的筷子(中班科学教育活动)
设计意图: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筷子可谓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筷子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筷子是生活中最自然、最常见的事物,使用筷子可以锻炼幼儿手的精细动作。中班幼儿手的动作不断发展,能够掌握多种动作技能。鼓励幼儿探索筷子的用途不仅能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更能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创造性地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
2.体验探究的乐趣,萌发爱国情感。
3.尝试从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种角度描述筷子的主要特征,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活动准备:
有关筷子的课件;师幼的共同收集各种样式的筷子;用盘子盛好的纸条、蚕豆、花生、小木珠等若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创造性地探索筷子的多种用途,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难点:体验探究的乐趣,萌发爱国情感。
活动过程:
1.谜语导人。
师: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
2.活动展开。
(1)分发筷子,每个幼儿一支,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筷子,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①师:小朋友,你们手里是什么?筷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②师:吃饭时要用到几根筷子?(两根)两根筷子又叫一双筷子。(请幼儿一起说一双筷子)
③师:请小朋友帮忙给筷子找一个一模一样的筷子做朋友。(幼儿听音乐给筷子配对)
请幼儿讲讲自己是怎么帮助筷子找到朋友的。
(2)讲述各种各样的筷子。
①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你们的筷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还可以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②请幼儿介绍筷子,提醒幼儿说完整话。
③教师小结:设计师们很聪明,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筷子,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图案不一样,有的长短不一样;还有的材料不一样,有木头做的,有塑料做的,有竹子做的,有不锈钢做的。
(3)引导幼儿了解筷子的由来、种类,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①组织幼儿讨论:你还见过哪些筷子?
②播放课件,请幼儿一边欣赏,一边听老师解说筷子的文化。
师: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手抓食物吃,但容易烫手,后来就用树枝、木棍夹取食物,最后就发明了筷子。
(4)讨论筷子的作用,引导幼儿用筷子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①师:小朋友,筷子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玩具、敲)。
②老师将一些筷子,摆成好看的形状,调动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在桌子上也摆出各种图形。
③小朋友人手一双筷子,老师教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
教师先进行示范,幼儿再进行操作,最后组织幼儿进行筷子夹物比赛(提供给幼儿纸条、蚕豆、花生、小木珠等)。
3.结束活动。
带幼儿跳筷子舞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探索筷子的不同玩法。
以上就是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安徽教师招聘相关资讯,如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报考指南、笔试真题、面试时间以及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安徽教师资格网(http://www.ahjszg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