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安徽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卷二
- 时间:
- 2020-04-02 09:49:59
- 作者:
- 邹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安徽教师资格证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尽管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何老师( )。
A.身体素质良好 B.职业心理健康 C.教学水平高超 D.学科知识丰富
2.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3.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的是( )。
A.教育公平 B.因材施教 C.因势利导 D.循循善诱
4.某特级教师说:“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要正确对待他们犯的错误……”,这一说法体现了( )。
A.教育要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 B.学生是发展的人,应该理解孩子的错误
C.要忽视学生所犯错误 D.学生是独特的人,应该因材施教
5.沿海地区的教师根据本地区沿海的气象的特点,研发了沿海防灾防风的课程,并在全区进行推广授课,说明老师的角色是( )。
A.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6.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解例题的解法,小明突然举手说,他想为大家演示例题的另一种解法,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B.稍作停顿,批评学生影响课堂秩序
C.请小明上讲台为大家演示 D.跟小明说下课谈论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 )。
A.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B.终身学习,实现自我
C.关爱学生,因材施教 D.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8.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9.学生小明沉迷游戏,班主任教育他好好学习时他却以“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为由不予理会,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正确,受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学生可以放弃
B.错误,学生必须尊重教师,必须对教师惟命是从
C.正确,玩游戏可以锻炼大脑,不妨碍学习
D.错误,努力学习是学生的义务
10.小王毕业后前往边远贫困地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依法应对小王( )。
A.提出表扬,且医疗要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待遇
B.给予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C.予以补贴
D.颁发荣誉证书,家属享有相应特殊待遇
11.某学校出了这么一条规定:“凡在职期间自行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学习者,必须脱产,脱产超过一年者,必须与学校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学校的做法对么,为什么?( )
A.错误,侵犯了教师的报酬权 B.错误,侵犯了教师培训进修权
C.正确,保证了教师的正当利益 D.正确,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工作
12.某学校给学生喝加餐鲜牛奶,由于牛奶质量问题,导致学生集体腹泻、呕吐。对此应该由谁承担主要责任?( )
A.学校 B.学生自己
C.学校和供应商 D.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3.学生赵某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记过处分,赵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照《教育法》的规定,他有权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
A.申请 B.控告 C.申诉 D.诉讼
14.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违反了( )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学校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5.小学生小光放学回家被妈妈责骂了一顿,一气之下跑到好朋友小亮家里要求借宿一晚,小亮的父母答应了。关于小亮的父母对小光的留宿行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小亮的父母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B.小亮的父母可以留宿小光以保护小光的人身安全
C.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的父母
D.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所在学校
16.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 )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A.因地制宜 B.合理适当 C.科学合理 D.酌情适当
17.以下属于顾恺之作品的是( )。
A.《女史箴图》 B.《历代帝王图》 C.《明皇幸蜀图》 D.《天王送子图》
18.“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先生歌颂汉朝时民族友好的绝句,请问诗中“胡汉和亲”的“胡”是指( )。
A.突厥 B.契丹 C.匈奴 D.蒙古
19.一年四季中的24节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误的是( )。
A.春分-惊蛰-清明-谷雨 B.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C.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D.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20.下列著名建筑,属于哥特风格的是( )。
A.万神庙 B.雅典卫城 C.罗马斗兽场 D.巴黎圣母院
21.下列朝代中,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的是( )。
A.周 B.秦 C.汉 D.商
22.以下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
A.琵琶 B.碰铃 C.二胡 D.巴乌
23.对联“花甲重开,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中隐含的年龄是( )。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24.下列画家中,以画马著称的是( )。
A.齐白石 B.吴冠中 C.徐悲鸿 D.黄宾虹
25.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 )。
A.宋朝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26.Word不能打开的文档类型是( )。
A..DOC B..WPS C..DOT D..EXE
27.如下图所示,图中单元格左上角的绿色三角号表述正确的是( )。
A.单元格添加了批注
B.单元格中的数字为文本格式
C.单元格中的数字为数字格式
D.输入内容前加空格可出现此效果
28.蚕:蜘蛛
A.鹰:燕子 B.熊:鱼
C.猫:蝴蝶 D.鹅:蛇
29. 6,24,8,16,16,( )
A.0 B.-1 C.4 D.8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下面是某老师的一段回忆:
一年级时,她时常一个人呆坐在教室的一角,不跟别的孩子交流和玩耍。
三年级时,她还是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怯生生地看着周遭。
后来几年,她喜欢独自到图书馆读书,极少跟同学交往。
许多年后的一天,她出现在教室门口,小声对我说“老师,您记得我吗?”我说:“当然记得,真高兴再看到你。”
“小学时您教过我,我今天来是有事找您,朋友说可以绝对信任您。”
“我会尽量帮助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问。
接下来几个月,我们经常见面,听她说童年的事情,说到激动处,她会尖叫,痛哭。听到她悲惨的童年记忆,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说:“对不起!真是对不起!我当时不知道,一点也不知道。”
大约六岁时,她就开始被酗酒的继父不断地谩骂、殴打、凌辱。可是学校的老师,都没有人注意到。
上了大学后,她再也压制不住了,常常自残。辅导员老师坚持要她接受治疗,但毫无起色。后来,她找到我跟她一起面对治疗的过程。
十年里,她不断跟我讲述她的痛苦经历,为此我读了很多有关书籍。
十年后,她恢复了很多,我也进步很多。现在,我会从隐而不显的线索中去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并且想办法帮助他们。
我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可是,国家与家庭托付给我的孩子,我应该好好地去照顾他们,同样的错误如果再犯,实在是不应该的。
问题:
从教师观的角度,你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
31.材料
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个学生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刺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收拾干净。
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
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
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跟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
32.材料
《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
袁新文
不把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也不侧重高中阶段学业成绩排名,中山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新举措,引起社会的关注。
近日发布的《中山大学2008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对学科特长生的高考分数要求进一步放宽,经过学校综合测试确定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偏才”、“怪才”学生,即便高考成绩未达到重点线,也有可能被录取。“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物理、计算机、文学、语言等学科方面和领域具有明显特长及培养潜质,可不侧重高中阶段学业成绩排名。”
这些规定对学科特长生无疑是一种“福音”。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有所长的“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更在于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规则,为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另辟蹊径。
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衡量,那些“偏才”、“怪才”难以中规中矩;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环境里,他们常常被淘汰、被埋没。如果给他们一片沃土,创新的种子也许会开奇花结异果。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在高考“独木桥”之外,高校能给那些“偏才”、“怪才”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受益的也许不只是这些莘莘学子。
高考势在必改,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坦陈,目前高考制度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高考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精神压力。调查显示,58.6%的考生在高考之前曾经紧张、焦虑或失眠,70.8%的考生家长在孩子高考时感到焦虑。二是由于高考与大学录取相联系,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学生发展。三是一张高考试卷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要选拔人才;录取标准单一则忽视了学生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品行修养及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改革是一根极其敏感的社会神经。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都会引来褒贬不一的反应。在毁誉声中,高考改革虽然一直没有停滞,但与人们的期待相比,步履仍显得缓慢和沉重。就拿中山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来说,不把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有利于探索和完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标准。可是,对这样的改革,也有人担心,在诚信制度尚有漏洞、招生录取不够透明的“高校生态环境”中,对“偏才”、“怪才”的选拔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对“特殊人才”的选拔和录取能否做到公平公正?
高考改革需要宽容和理解的环境,但宽容和理解的前提是,必须确保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把招生自主权“下放”给部分高校,是全社会对这些高校的充分信任和高度尊重;拥有招生自主权的高校也应该更加积极地完善招生制度,让招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向全社会交上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慧眼、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科学的评价制度和公开、透明的操作。尽管可能有争议、有阻力,但打破人才选拔“格式化”的改革不能徘徊,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刻不容缓。
(选自《人民日报》2007-12-04第05版)
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的“偏才”“怪才”?(4分)
(2)高考改革如何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档选秀节目中,陈鲁豫讲到自己曾经采访过的一个群众演员张强。她说:“他当时住在地下井盖下面,却甘之如饴,还很得意地对我说,那里是套间,冬暖夏凉。可是,他真的不适合当演员啊,有可能一直都没有出头之日……”李咏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他来讲,那就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梦,不能指望更多人去理解,但是这样的人应该得到尊重。哪怕他会撞得头破血流,至少他不会后悔。因为这个梦,也许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动力。”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明确;不得少于800字。
点击查看:2020上半年安徽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卷二答案
【结尾】以上就是2020上半年安徽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卷二的所有内容,更多安徽教师资格证真题、报考指南等信息,敬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