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笔试幼儿游戏的分类
- 时间:
- 2018-12-21 14:02:41
- 作者:
- 姚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安徽教师资格证
在教师资格笔试考察中,幼儿游戏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单选的高频考点,同时也可能出现简答、案例分析题,所以我们要以全题型的形式来进行备考。
首先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分类,是我们考试中的一个重点部分。皮亚杰根据游戏与认知发展的关系,并将游戏划分为以下4种:
1.练习性游戏,也叫作机能游戏或感觉运动游戏,在考试的时候可能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我们要能够进行正确的区分,知道他们所表示的都是练习性游戏。他的表现形式是重复操作、徒手游戏。是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对应发生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感知运动阶段,也就是0~2岁。比如不停的吸手指;反复的捏玩具等,单纯的撕纸等,都属于是练习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表现形式:角色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对应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园阶段,幼儿园阶段以象征游戏为主。例如过家家游戏中,我扮演妈妈、你扮演爸爸,树叶代表钱,沙子代表盐、石头代表食物等等。突出的表现形式为“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3.规则游戏,表现形式:规则。规则游戏是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对应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思维开始趋向抽象化。例如“木头人”游戏,就是伴随着一定的规则。
4.智力游戏,表现形式:计算、推理。对应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思维的抽象程度较高,能够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根据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思维较灵活。例如棋类游戏。
其次是根据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游戏水平)分类,美国心理学家帕顿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将游戏分为以下六种:
1.偶然行为:感兴趣的,出现在婴儿期,也称之为无所事事。例:玩弄身体,在椅子上爬上爬下。
2.旁观游戏:看别人游戏,自己不加入。出现于学步早期。
3.单独游戏:独自一人游戏,自己玩自己的,出现学步中期。
4.平行游戏:各玩各的,没有交流,但内容相同或相近,出现在学步后期,3岁左右,小班。小班以平行游戏为主,所以老师提供玩具要讲究种类少,数量多的原则,避免发生争抢。
5.联合游戏:各玩各的,但也有简单的交流,以自己兴趣为中心,无共同目标,中班。
6.合作游戏:游戏中有共同目标,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大班。
最后是依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常以选择题反选的形式出现。
1.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生活);结构游戏:塑造工程师的游戏(积木、沙、石、雪等);表演游戏(再现文学作品),例如老师让孩子扮演白雪公主。角色游戏强调个人生活,共同特点是:创作性、过程性和变化性,在医院扮演医生或护士,在理发店扮演理发师,表演游戏强调童话故事文学作品。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龄前儿童典型的、特有的游戏。
2.教学性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教学性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其组成部分:目的、玩法、规则、结果。又被称为有规则游戏。
所以我们在进行幼儿游戏的分类内容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相应的知识内容对我们自身发展的要求,之后再结合子领域的特点以及不同年龄班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我们传达的内容加以适当的删减、更改或补充。只有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方式,我们在进行练习时,才会做到胸有成竹,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并结合系统的知识梳理,早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取得理想的成绩。
/uploadfile/2024/0328/20240328114418107.png